
软件推荐:微信输入法的全平台深度体验
测评环境
微信输入法自发布以来,就成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现在微信里有时候还会出现小红点提示,导航到插件界面想让你试用一下微信输入法,就已发布的版本来说,大家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今天就总结一下这几年来从0至1的使用体验。
软件情况
软件出生于2023年6月,当时仅支持普通的输入。且很多系统尚未开发完成,截止2025年10月目前已支持几乎全平台设备,例如:Windows、Android、MacOS、iOS。并且在再进更新的输入法中带有了Ai功能。
UI出于iOS键盘,“却胜于蓝”
其实不难发现,微信输入法无论是从布局,UI设计还是一部分小功能上,都和iOS原生键盘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
首先是键盘的布局,iOS原生键盘的布局以简洁为特点,一行字体显示栏,三行字母按键,一行功能切换按键以及空格,就没有任何其他功能了,因此非常适合观赏。
但是这种极端的简洁也代表着丧失了一定的功能性,在日常使用中,连最经常使用的「逗号」和「句号」都需要开启数字符号的层级才可以使用。
所以微信输入法复刻了iOS原生键盘的布局,但在空格旁边塞下了一枚句号键可供日常使用,同时也可以开启「上滑输入数字和符号」功能,在一个层级就可以直接使用几乎所有的符号以及数字。
当然开启之后观感就不会像之前那样简洁,就需要各位自己取舍一下了。
除了布局之外,微信输入法对于iOS原生键盘的功能也进行了保留以及功能延展,包括一些非常细微的功能微信输入法也没有遗落,选择最大限度的还原iOS原生键盘用户的体验。
比如「拼音显示」这一功能,在iOS原生键盘中,日常输入中文时,拼音是直接输出在输入框中的,而其他部分第三方输入法是直接输入在自身的显示框内,微信输入法是自己选择自己开启或者关闭,保留了这个小功能。
而熟悉iOS键盘操作的朋友对于「长按滑动光标」这一操作应该不会陌生,如果想移动光标,可以长按空格键进行滑动。
但是iOS原生键盘这个操作只能在空格键上操作,就有个很明显的弊端——在向下滑动时移动距离明显不足,在输入内容位于下方时,并没有办法一次滑动到准确的位置。
所以微信输入法的滑动光标是整个键盘位置都可以触发,长按移动就可以滑动光标,因为移动距离足够的关系,基本可以直接滑到任意想要的位置进入输入,可谓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了。
当然除去对于iOS原生键盘功能的保留之外,微信输入法的其他功能也是可圈可点。
功能介绍
问Ai功能🌟🌟🌟
打字后按「=」可直接获取DeepSeek/Hunyuan的AI 回答。我在生活中使用的比较少,原因是如果我需要问Ai我不会向输入法内置的ai去问,而是选择官方的Ai APP,列如Deepseek或者豆包。所以我觉得这个的存在会比较鸡肋,与微信近期更新的搜索栏深度搜索一样。腾讯很喜欢把这些东西强加在用户身上。
跨设备同步🌟🌟🌟🌟🌟
跨设备复制粘贴文字和图片、同步词库和常用语。我很喜欢这个功能,并且在我的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相比较我以前使用的小米互联,他不仅可以快速传输文本信息,还有照片。
智能推荐书影音🌟🌟🌟
与朋友分享更加便捷。我认为一个输入法带有这个功能还是很鸡肋,首先用户一般不会在聊天中涉及影音或书本资料,最多带过一嘴。就算我需要发送音乐资料,我也会在微信自带的“音乐”功能发送。
表情推荐🌟🌟🌟🌟
动态表情·直接发送。这是一个很实用的功能,可以在完成输入或意向输入内容时给你推荐Emoji。手机使用的效果不错,但是电脑端我遇到了一些Bug,部分Emoji会在打出意向词时消失。你能看到它但是你无法选择。
语音转文字🌟🌟🌟🌟
识别准·响应快。语音转文字可谓是每家输入法都想做好的项目,微信想要自身的生态结合,但又在微信输入法发布之后在微信输入栏右侧增加了一个语音转文字按钮,很迷惑的操作。我最近在内测豆包输入法,豆包输入法的语音输入准确度和速度会明显超过微信输入法,稍后介绍。微信语音转文字中规中矩,且在弱网的情况下一直会在思考。
拼写检查🌟🌟
一键精准改错。对于中老年人群也许会有用处,因为他们更偏正式化的沟通,我在使用的环境基本都是朋友说笑,不时会误触发该拼写检查。
优势
在各种用户体验中,微信输入法的优势一直都很明显,布局简洁不花里胡哨、功能齐全、使用全程无广,可以说微信在尽可能的满足所有人的输入体验。
大家可以想想,如果微信想在输入法内插入广告是一件多简单的事情,它大可以仿造其他输入法的方式,将广告前置,把设置后置,用一套标准的模板去进入这个市场。
但是这样和其他厂商根本拉不开差距,而微信的目的就是为了替换掉其他厂商的输入法,保证自家的用户数据不流出。
而这张「防护牌」打的确实很巧妙,用户得到了极佳的输入体验,也让用户信息得以保护在本地,微信也拿稳了自己的金砖,保证自己的肥水可以肆意流淌在自己的田内,也是双赢的典型案例。
记得2021年,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微信之父”张小龙曾在微信公开课Pro演讲时表示微信开发一款输入法“并非为了抢夺输入法市场,而是希望通过全新的输入法来更好地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因为“用户们常常抱怨,在微信中提及的内容会在其他应用程序中以广告形式出现,他们怀疑这是否意味着微信泄露了他们的聊天记录。其实这一问题与输入法密切相关。”这样看,保护用户隐私是微信输入法的初衷,也是微信一直很重视输入法这款“小产品”的直接原因。
重视输入法背后,其实是微信AI的一步大棋
从前文我们得知,微信输入法对于腾讯来说不单单只是输入法,而是用户与设备间的信息传递工具,是人与设备交互的第一入口,当你在输入法中输入信息,其实就相当于将自己的想法在手机或者电脑上具体化了。
但具体化的始终是文字信息,如果用户需要将这个想法转化为思维框架、画面内容,又或者是在聊天中遇到了问题需要搜索查证,这些单靠一个输入法是做不到的。
因此在2024年时,腾讯将混元大AI模型搭载在了微信输入法上,作为设备与用户间的「画笔」以及「搜索工具」来使用,这就引出了输入法可延伸的两个新的方向,「微信AI搜索」以及「AI智能工具」。
先说AI搜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搜索这一功能都被谷歌、百度所霸占,而微信作为如今用户体量最大的软件之一,是不会放弃这块香饽饽的,那么集成在微信输入法中的「问AI」就抗下了这一个担子。
相比之前集成在聊天界面上方搜索框中的AI搜索,微信输入法中的快捷组件明显要方便的多,只要有输入框,并且是联网状态,就可以立即通过「问AI」搜索自己想要的内容。
劣势
输入法体积过于臃肿,在使用三个月测试中,内存体积由原来的193MB增加至782MB。
如何下载使用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